“正值水稻揚花期,你瞅,包養水退後包養,很多稻子都黑了,也不知道咋整。”在黑龍江省寧安市江南鄉黃旗村,村民姜玉臣今年種了近20坰的水稻,眼看還有一個多月就秋收了,沒想遭了災,心里直犯愁。
“退水後,要及時清理泥沙等雜物,減少稻苗壓傷和苗葉腐爛,及時噴施含多種微量元素及增強抗逆性的葉面肥,促進水稻恢覆生長。”8月10日,水稻田里,水稻專家孫新功正在指導農戶開展災後農業生產自救。姜玉臣聽後連連點頭:“我上網查,咋說的都有。今天專家現場指導,知道咋整了!”
當前的秋糧生長正處於關鍵期。近期,暴雨洪澇災害使產糧大省黑龍江多地農田受災,相關部門緊急協調多台抽水車,搶排農田積水。與此同時,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快速組織農技專家、植保專家制定《洪澇災後農業生產抗災自救方案》,號召並組織多個農業專家組深入災區一線,科學指導農民抗災自救,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。
“洪水退去,稻穗上沾滿了淤泥,是否可以用高壓水槍清理?”“洗泥有3種方式,可以用還沒有撤出的水洗葉上的泥,或者用雨水清洗,或者用簡單的噴霧器清洗,但工作量太大。總之,不建議用高壓槍,容易沖毀稻粒和稻花。”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副所長、水稻專家閆平當面給出建議。
據悉,黑龍江省農科院成立了13個科技包聯專家組,已經派出110余人次深入各地指導災後生產,組織了7名專家加入重點市(縣)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導組開展服務工作。
同時,自8月4日起,黑龍江省農科院第一時間組織專家通過“科技助農在線幫”“農科雲”等新媒體平台賬號,針對大豆、玉米、水稻及經濟作物種植、畜禽養殖等在澇災後可能出現的問題,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專題應急技術指導,以科技支撐全省農業生產減災促豐收。
此次暴雨造成五常市多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。哈爾濱水務部門出包養網 花園動搶險救援車,幫助稻農日夜排水。“我們把受淹稻田的水抽到拉林河,包養網心得排水的同時,還幫助清淤、拓寬稻田旁邊的排水渠。”哈爾濱水務發展建設集團泵站機電維修公司副總經理王威說,此前,工作人員已在尚志市連續作業了五天五夜。
“我們組成6個專家組,主要奔赴24個鄉鎮和261個行政村,在搶排田間積水、噴施葉面肥、清除沖積物、科學防控病蟲害、加強田間管理等方面開展技術指導工作。”五常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張金覆介紹。
在受災較為嚴重的哈爾濱市雙城區同心鄉的一片玉米地,田里的積水已經排出。“前期玉米長得非常好,已經進入乳熟期,一掐有渾漿了,乳熟期以後是蠟熟期,包養網然後是完熟期。”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冷玲掰下一穗玉米,向記者介紹,“晴天後,及時噴施葉面肥,進行營養的補充。高溫高濕情況下,還要及時觀察病蟲害,發現以後及時噴灑殺菌劑和殺蟲劑。”
目前,針對雙城區集中出現的水淹玉米問題,當地農業部門成立6個技術專家小組,趕赴各個受災地塊,為災後減損保產提供技術指導。